不随世俗变寒温


正文

1300多年前,一代女皇武则天乘御驾,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由神都洛阳浩浩荡荡地开往汝州温泉。她下令掘大池,建亭阁,并仿效王羲之兰亭修禊“曲水流觞”的故事,命群臣围池而坐,宴饮赋诗,狂欢三天,留下了说不尽的风流雅事。

武则天缘何与汝州温泉结下不解之缘?历千秋万代,汝州温泉有过怎样的繁华香艳?又有多少传奇美谈呢?8月12日,笔者一行前往汝州,领略古汤温泉的神妙。

天赐温汤,5000年热度不变

从市区出发,走平洛高速不过45分钟便到达汝州温泉镇。下得车来,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街边,几座古宅青瓦层错,屋脊卧兽,古朴俨然。大街两侧,随处可见的“武后池”、“万古神汤”之等的招牌,散发着远古的神秘。

一座座混凝土筑成的现代民宅之中,隐着两间沧桑古屋,门前卧两尊石狮,气势威武。这便是汤王祠(即汤王庙),系“温泉八景”之一。

传说,古时温泉混浊不清,人们灾难深重,就请汤王坐临此地。不久,泉水便清澈透亮,百姓也丰衣足食。百姓感念汤王恩情,便自觉捐献银两,建了汤王庙。

“以前这座庙可大,大殿有三层楼那么高。”83岁的刘永顺老人拄着龙头拐杖,声若洪钟。老人说,汤王庙琉璃瓦甍、气宇宏大,遗憾的是动乱年代被毁。

温凉盏也是“温泉八景”之一,遗址在汤王庙不远处的一座水塔下面。刘永顺说,温、凉两眼泉仅一步之遥,温泉成年热气腾腾,村民褪猪褪鸡时只需往里一放,捞出后毛一拂即掉。凉水泉用来饮用,十分惬意。千百年来,两眼泉相映成趣,堪称该村一大奇观。

镇上人说,上世纪70年代前,当地还有10几个泉眼,每天热水滔滔往外涌,地面水流成河。冬季,泉水流经处白雾茫茫,绵延数里。每值晨曦微露时分,温泉上空云蒸霞蔚,美仑美奂。此景被美其名曰为“温泉晓霁”,位居汝州八景之首。

可惜,盛景不复在焉。随着打井抽热水的人越来越多,泉眼慢慢不能自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最后一眼泉也告别了温泉镇。如今,座座水塔拔地而起,再也没有古书上所述的“溅珠跳瀑,源源不穷”的景观了。只是,那流淌着温泉水的管道仍炙手可热,让人感觉到温泉持久的活力。

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先生说,汝州温泉古称广成温汤。远古时代,华夏始祖黄帝造访崆峒山(位于温泉镇西数里)广成子,在此发现温泉出露,黄帝一行遂停銮沐浴,洁身爽心以问道于广成子。今温泉镇西有小山名銮驾山,相传即为黄帝停銮之处。由此算来,汝州温泉至少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十帝三妃,足不旋踵赴神泉

温泉镇西面,玉米地犹如绿纱帐,一眼望不到边。一座大坝出现眼前,上面嵌有“涧山水库”几个大字。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下简称疗养院)的工作人员说,此处即是古代的广成泽遗址。

登上大坝,但见落日余晖之下,水光接天,渔舟弄晚,宛若画卷。水库四周种着成片的玉米、花生,空气中蕴着淡淡清馨。不远处,銮驾山笼罩在薄暮中,若隐若现。

据说,广成子隐居在崆峒山的石室中,活了1200岁也不显老。黄帝经襄城沿汝水西上拜访广成子,请教养生之道。《庄子•在宥》对此有记载。半道上,黄帝意外地发现有温泉“神水”涌出,惊讶之余,遂停銮沐浴……黄帝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个享用温泉的人。

当时的古人尚不明温泉来历,称之为天赐神汤。现代专家也称,温泉的形成系“天设地造”。原来,温泉镇一带是个死火山,地壳构造特殊,地表水渗透地底深处,经循环加热和复杂的化学反应,变成不寻常的矿泉水。独特的断裂带和地层又阻住热水去处,迫使其涌出地面。

温泉乍现,让这块土地流光溢彩,引得历代帝王、后妃纷至沓来。据《后汉书》、《旧唐书》等记载,先后到温泉沐浴、观光的帝王有10位,后妃3位,他们的“幸临”,让温泉变得更加瑰丽、神奇。

公元前203年,刘邦兵败项羽,仓皇逃至此地,将心爱的女人薄姬安置在温泉边休养,自己挥师东进。次年,他在垓下大胜项羽,二月称帝。刘邦旧爱难舍,将薄姬速速召回。据说薄姬在汝州温泉不到一年的沐浴,变得肤如凝脂,娇嫩妩媚。老刘大喜,从此这里就成了汉室的皇家温泉。

潘民中先生说,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把崆峒山附近的水泽命名为广成泽,辟其为园家园囿,并建起“华宇连荫”的华美宫殿作行宫。当时,这一带方圆百里水草丛生,鸟兽成群。皇帝们来这里狩猎、沐浴,享受之极。

史书载,汉和帝、安帝、桓帝、灵帝等都曾多次“驻跸温泉宫”,或沐浴小憩,或校猎游玩。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武帝也来过温泉神浴。不过,对汝州温泉最钟情的当属唐朝皇帝。李世民挖苦心思在汝州温泉建起了清暑宫,又名襄城宫。他四次驾临温泉,每每流连忘返。唐高宗李治有风眩症,也多次在汝州温泉疗养。不过,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临幸”,使得温泉声名鹊起。

金朝暴君完颜亮至温泉神浴后,诏令150里以内的州、县一律派商贾来温泉“置市”。这是我省最早见于记载的物资交流大会之一,时间之长(达一月之久)居全国之首。据说,完颜亮在一次围猎中被惊起的鹿群撞于马下,口吐鲜血数升。他利用温泉疗养20余日,直至病愈。

一代女皇,温泉风雅传天下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对沐浴十分偏爱。据说,她不爱在木盆里洗浴,非得要一池温泉作为自己的沐浴之处。而且,她对沐浴特别讲究,总爱将各种花瓣搭配着撒入温泉中,享受花瓣浴的乐趣。

公元766年,武则天随唐高宗首次来汝州温泉,一住18天。其间,二人尽享神水圣浴,身心俱爽。临走时,唐高宗欣然下诏免去了汝州当年租税的50%,并赐帛给八十岁以上老人。4年后,武则天再次随老公唐高宗来到汝州温泉享受天然神浴。

唐高宗离世后,武则天于公元690元称帝,改国号为“周”,称“圣神皇帝”。公元696年,武则天以大周皇帝的身份封禅嵩山,实现了20多年的夙愿。此时,贵为国君的武则天生命处于极度的放恣与飞扬之中,活得洒脱无羁。这女皇不仅治国有术,就连休闲娱乐也要别出心裁。

公元700年3月18日 ,武则天率领文武大臣从洛阳出发,迤逦南来,日薄西山之时住进汝州镇上专门为她建的行宫内。正值春花烂漫时节,温泉遍野五彩缤纷,清香四溢。77岁高龄的武则天兴奋欲狂,拿定主意要玩出名堂来。

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修禊“曲水流觞”的启发,武则天命人在镇的最高处挖掘一个大池,并在附近建起亭阁。热气氤氲的温泉水汩汩地从池中心冒出来,继而沿孔桥流向远处。武则天使群臣围池而坐,随后把斟满美酒的羽杯放在池中央。杯藉泉水浮力,漂流在谁的面前,谁就得一饮而尽,并赋诗一首以庆祝封嵩山成功,天下太平。就这样,一杯酒一首诗,君臣乐此不疲,这场风雅盛事一直持续了三天!

事后,武则天欣喜之余,将众臣的应制诗辑成《流杯亭侍宴诗》,命凤阁舍人李峤为诗集作序,秘书丞殷仲容书丹,立碑刻珉于流杯亭旁。李峤极富才情,是当时的文章大家;殷仲容是著名书法家,因此,这个碑被视为珍品,称为“三绝碑”。欧阳修游历汝州温泉期间,曾将此碑收入《集古录》中。据该书记载,流杯亭(也叫风月亭)、武后碑仅在温泉镇矗立了20多年,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

半个多世纪后,陆长源出任汝州刺史,他认为李峤的文章、殷仲容的书法系“绝代之宝也”,“乃复立碑建亭”。然当地人说,此碑历时久远,早不知下落。

“八卦亭前年秋天也扒了,啥也没了。”65岁的张地理老人领笔者到一处楼房前,轻声叹息。此处是八卦楼的原址,流杯亭也在这儿。八卦楼是武则天当年的行宫所在地,如今,被一家个体浴池取代。

胜迹俱毁,武则天的故事却在当地却代代相传,妇儒尽知。当地人告诉笔者,武后池是用青石垒砌、铜水浇灌成的,光滑可鉴。池水长年自流,煮得熟鸡蛋。池子的台阶上有两个优美臀印,据说就是武则天洗浴时坐过的位置。武则天还命人在女池的门口设置两根“水火棍”,有人罗唣,打死勿论……

温泉脉脉,泱泱文化待催发

自古以来,温泉都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班固、张衡、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以及现代文学大家姚雪垠、李准等人都与温泉亲密接触过。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吟诗赋词,留下了千古名作。

宋代名相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在温泉神浴时,临兴赋诗一首:“山前阴火煮灵源,昔日曾临万乘尊。历尽兴亡皆如此,不随世俗变寒温。”此诗道出了温泉的好。不论天子、平民,泉水总是那么温婉可人;就算世事变迁,这水依然源源流淌,教人欲醉欲狂。

初唐诗人宋之问因病在汝州温泉疗养,他写了一首五言长诗《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杨七炯即“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盛赞温泉附近的山水胜景:称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兹山栖灵异,朝夜翳云族。是日朦雨晴,返景入岩谷……

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曾携夫人柯岩在汝州温泉疗养18天,病愈后倾情作诗一首,曰“汝州温泉天下优,地心人心贮暖流。泉水疗我半生疾,春风减我世风愁……”,欢欣之情尽在此中。

许多文人名士来此是为疗疾,温泉真那么神吗?张地理老人并不多说,却叨叨起一则民谣:“汤王街,实在好,千里迢迢来洗澡,一洗澡,病就好,生龙活虎往家跑。”说完,老人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他说,洗了温泉后,很多人的关节疼痛消失了,皮肤病治愈了,村民们把温泉称为“灵泉”、“神泉”。

疗养院的工作人员说,温泉为医疗所用,早自汉代就开始了。张衡所著《东京赋》中就有“温液汤泉,黑丹石缁”的记载,后人薛综注曰:言泉水如汤,浴之可以除病。该疗养院的离休工人潘振东说,他早年患有神经性皮炎,身上奇痒难奈。自从调到疗养院工作后,天天洗温泉浴,皮肤病再没发作过。潘老说,温泉水对治疗关节疼痛、风湿病等都有极好的疗效,还可以改善肠胃功能等。不过,由于温泉水含氟量过高,不适宜日常饮用。镇上人吃水,得专门打凉水井。

在疗养院的客房内,一拧开温泉水龙头,白花花的热水奔淌而出。这水吐着袅袅白雾,抚如锦缎。一番神浴,只觉神清气爽,疲倦像是从毛孔中被挤了出来,一切的烦忧也好似被驱赶到了九屑云外。

据疗养院的负责人讲,经国家地质矿产部门检测,温泉水含有50多种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其中,锶、锂、氯离子等含量很高,其医疗价值在全国首屈一指。尤其让人称奇的是,温泉水温多年不变,至今仍是63摄氏度。真应了“不随世俗变寒温”那句话。

温泉温润如昔,古时盛景却不复再来。如今,温泉镇水塔高耸,既有疗养院、医院等大型疗养机构,还有几十家个体经营的温泉宾馆,但生意普遍不景气。随处逛逛,只觉这里的温泉疗养机构并无特色,很多个体宾馆俨然是大澡堂子,杂乱无章,缺乏品位。相比而下,疗养院的各项配套设施倒很齐备,环境也清幽雅静,但一派阵旧之气,发展的步伐显然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现代人追求的舒适、高雅、享受型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该镇实难寻觅。

有关人士说,汝州温泉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被誉为中原第一泉,是我国十大著名温泉之一,方化积淀深厚。天赐温泉,加上千古传奇和文人墨客的儒雅浸染,定会让游客身心受到一番静化。然而,今天的温泉镇上,除了中心街道上竖立的武则天塑像外和贺敬之的诗外,很难让人品出文化味儿。

汝州温泉,正期待着新的腾飞。(作者 潘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