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百姓的一盏灯 ——记叶县常村镇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随伸


正文

(劳模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时代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叶县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爬坡过坎中攻坚前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这蕴含着以劳模为代表的全县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创新和创造。为大力宣传新时期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本报自今日起推出“走近劳模”栏目,深入报道全县各个行业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充分展示他们立足本职、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格,进一步带动全县人民凝聚合力、敬业爱岗、争创一流,为加速盐都崛起、提前全面小康作出积极贡献。)

“老李,你托我去镇里帮你办的事儿都已经办好了,你就放心吧。”4月29日上午,常村镇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随伸像往常一样在村里转了一圈,看看各家各户有没有什么困难。

西刘庄村位于叶县西南老青山脚下,原是个不起眼的贫困小山村。十年来,刘随伸带领勤劳朴实的西刘庄人,把一个山荒岭秃、一贫如洗的贫困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富裕文明的小康村,实现了道路畅通、百姓富裕、环境优美、人心顺和,谱写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共同富裕的动人篇章。

“不打出水,就愧对书记的一片心意”

1990年,高中毕业的刘随伸回村担任该村会计。由于工作积极,1995年被吸收入党组织,1998年被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18年。期间,他放弃了多次外出工作和打工挣高薪的机会,把一腔热血和青春奉献给生他养他的穷山村。

夜幕降临,村民陆续来到文化广场,大家在明亮的路灯下跳舞、唱歌、乘凉、休闲。卖水果、青菜的小商贩,叫卖声不断。“以前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现在好多了,我们出来蹦蹦跳跳,身体也好多了。”村民上官书显说。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刘随伸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支持,在全村安装了45盏太阳能路灯。2002年,结合县、乡“村村通”项目,刘随伸带领乡亲自愿投工投劳,终于修通了5公里的主干道。2008年,又修通了5公里的支干道,把水泥路直接修到了村民家门口。另外,还建设了7间村卫生室,配备了医疗设备,改善了村民的就医条件……

西刘庄村海拔较高,地质结构复杂,水源奇缺,曾经流传着“吃水贵如油,一提水字就发愁”的顺口溜。过去,村民昼夜在大山脚下的一个巨石缝里排队等水,常常有村民因为一桶水吵架、闹矛盾,由于缺水,很多外村的姑娘不愿嫁到西刘庄来,刘随伸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首先动员村民在各家院里修建水窖,储存雨水。同时,他不断到县水利部门申请水利项目。2013年冬,刘随伸昼夜守在打井施工现场。天降大雪,他从家里搬来木柴,给施工人员生火取暖,陪伴到深夜。打井工人激动地说:“不打出水,就愧对书记的一片心意,俺没有见过这么负责任的村支书。”

终于在2014年下半年,全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

“现在水龙头一拧,清凉甘甜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看着都让人心里高兴。”77岁的村民孔凡花说。

管理互助社资金被称为“叶县模式”

西刘庄村人有养牛、羊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搞养殖。刘随伸告诉记者,过去路不通时,就算知道养牛、养羊能致富,这个产业也发展不起来。车上不来,村民只能用肩膀把羊崽背到山上的家里,好不容易喂肥了,如何送出山卖掉却成了大难题。一路折腾,牛羊变瘦了少卖钱还算好的,经不起折腾的就死在了下山的路上。村民们只能守着薄地种点庄稼,1997年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元。

如今,西刘庄村的水、电、路通了,脱贫致富之门也就打开了,养殖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这个只有800多人的小村每年仅出栏羊就有3000多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多元。

1997年,国家“贫困资金互助社”滚动发展试点项目在该村实施,刘随伸高票当选互助社理事长。他一边精心谋划项目,一边细心管理这笔来之不易的发展资金,严格按照互助社的章程,不借人情款,按照贫困优先周转使用。

近十年来,西刘庄村累计发放互助金480余万元,累计收回占用费19万余元,村民运用这部分资金发展项目,一部分贫困户率先走上致富路,也使互助社的本金扩大到了7万余元。该村贫困资金互助社持续正常运转,为国家扶贫办此项目的普及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被称为“叶县模式”。国务院扶贫办组织28个省市的扶贫部门的领导,到西刘庄村观摩,宁夏、陕西、重庆和本省近20个县市纷纷到该村学习。

“支部书记是党安装在基层的一盏灯”

如何让村上的孤寡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是刘随伸常挂在心上的一件事。2007年,通过竞聘,刘随伸担任西刘庄敬老院院长。

西刘庄敬老院入住老人40人,在刘随伸的管理下,敬老院整洁有序,井井有条。他视老人如父母,有老人因病住院,他更是到镇、县、市医院跑得不计其数。

“今年正月初八,我有病住在县人民医院,他擦屎擦尿,亲自护理。” 姜文点老人说,李万六接过话茬儿,“就是有儿有女,也照顾不到这份上啊。”

由于工作出色,刘随伸连续6年被评为县“优秀敬老院院长”、叶县第二届“十大孝星”;敬老院也被授予“市级文明敬老院”、县“模范敬老院”等荣誉称号。

为让父老乡亲过上更加文明和谐的生活,他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党员群众服务网格。他让全村22名党员每人分包10户村民,帮助群众办理力所能及的事,并利用党员的一技之长,从产业上划分网格,帮助群众发展经济。有的党员在外务工,有技术有信息,就把所分包的村民带出去务工;有的党员有养殖经验,就带领村民搞养殖;有的党员在外搞建筑,就把分包的群众带到建筑队去;有的党员负责互助金,就对缺资金的贫困户给予重点扶持。

现在,刘随伸又计划利用山区荒山面积大的优势,鼓励村民发展小杂果。目前,该村已栽种黑桃500余亩,美国黑李100余亩,皂角树150亩,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刘随伸常说:“支部书记是党安装在基层的一盏灯,是传递党的温暖的桥梁。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做人,一心为民,才能对得起父老乡亲。”

连年来,西刘庄在刘随伸的带领下先后获得省扶贫开发先进村、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镇、市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刘随伸也获得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县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今年,在县总工会举办的第二届叶县劳动模范评选活动中,他高票当选“叶县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