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周:“双面”班长,筑起班组安全“保障线”(新时期班组长的楷模白国周系列报道之二)


一个人安全不算安全,大家都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班组安全工作搞得好不好,班组长有很大的责任。——白国周

“双面”班长:平时处事温和,安全方面严厉

在中平能化七星公司开拓四队,说起白国周,工友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班组里的15个工友就像亲兄弟一样。

“别看白班长长得白白净净,脸上总挂着微笑,说话声音不大。可我们都说他的脸是‘双面’的,好的时候能让你感动得直抹眼泪,训你的时候也会让你哆嗦。”祁广辉感慨道。

祁广辉至今还记得上班第二个月发生的两件事儿。

有一次,祁广辉突患眼病,肿胀难忍,没去上班,也没有请假。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白国周不顾下夜班的疲劳和工友一起带上慰问品来到祁广辉租住的房子里。祁广辉当时就流下了热泪。

还是在这个月,队里安排祁广辉在通风下山的平台上推车。为图省事,他和两名工友把保险绳搭在矿车上,却没有把钩。白国周看到后,大声吼道: “有十来个兄弟在下面干活儿,你们在上面也不挂保险绳,如果跑车,后果你们想过吗?”升井后,祁广辉以为班长不会再追究这件“小事”了。谁知,白国周不仅在班前会上通报批评了祁广辉,还罚他50元钱。

一个月内,祁广辉见识了白国周的“冷暖”两重天。

去年5月底的一天,祁广辉上午在老家收完麦,下午急匆匆赶回矿上,要上4点班。因为他知道,上完这个班就可以拿到保勤奖了。如果不上,不但拿不到奖金,而且要扣去工资的20%。里外一算,就是五六百块钱。白国周见祁广辉一脸疲倦,问明原因后,坚决不让他下井。

“没事,不碍事的。”祁广辉急忙解释。

“碍事就晚了,不能下!”一向温和的白国周正色地拒绝。

事后,白国周找祁广辉谈心:“咱农民工出来挣俩钱儿不容易,一家老小不仅盼着咱多挣钱,更盼着咱平安。安全生产,不能存一丝侥幸啊!”

一次,电车司机李涛在井下为偷懒,在过风门时一下打开了两个。白国周看到后,当即指出:“你这是违章行为。”李涛满不在乎:“就两三分钟,不碍事。”白国周严厉地说:“你在上风口,肯定没事。可是,你考虑到下风口的人吗?”在升井后的班后会上,白国周按规定处罚了李涛。

一次快下班的时候,白国周发现一根锚杆打得不合格,要求返工。工友说没有短钎子了。他就要求工友到附近的三分队去借工具。去那里一来一回得一公里多,又是上坡路,一个来回需要半个多小时,再说又快下班了。工友还劝他,一根锚杆也坏不了多大的事,再说打进去以后谁也看不到。白国周严厉地说,正是因为看不到安全隐患才可怕,会威胁到更多的工友。不得已,那个工友只得借了工具把锚杆截短、达到要求后才被允许升井。

“白国周班里的人几乎都被他批评过,但没有人恨他,相反还个个佩服、感激他。”开拓四队队长郭留旗说,“在井下,相互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就能救自己一命。班长对我们不严、不管、不问,就是对我们不负责任”。

安全秘诀:“三不少”

8月10日,零点班。记者随白国周来到-273米深的井下,又转乘电车行进5公里,准时到达工作地点。和上一班现场交接后,工友按照分工各自做着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白国周从绞车房到掌子头,一处一处认真查隐患。当查到挡车器时,他发现了问题,就从兜里掏出粉笔,借着安全帽上的灯光,在挡车器边一处明显的地方写道:“德松,挡车器挖一下,底轮也需要挖。”

这是白国周坚持多年的“三不少”中的一项——“班前检查不能少”,即接班前依次认真检查工作环境及各个环节、设备,确认上一班的遗留问题,并指定专人整改安全隐患。

白国周告诉记者:“我每天上班都要先查隐患,发现问题,能处理的我就处理了,我一时处理不了的,就用粉笔给在这儿工作的工友留言,让他们到岗后,先处理隐患再开工。”

果然,记者发现他们班工作的地方,有不少“粉笔留言”。诸如,“新道,绞车滚筒螺丝松了,需处理后再开车。”“广辉,顶板有空顶,需组织人员马上处理”……

“粉笔留言”,成了白国周和工友排查隐患、保证安全生产的小秘密。久而久之,工友们养成了到岗先找“粉笔留言”的习惯,把班长查出的隐患处理完后,擦掉粉笔字,再干活儿。

除此之外,“三不少”还有班中巡回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这是白国周多年前就总结出来的安全经验。

“班中排查不能少,就是每班对各个工作地点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排查在岗职工的精神状况、班前隐患整改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的动态隐患。班后复查不能少,就是当班工作结束后,对安排和工作进行详细复查,重点复查工程质量和隐患整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处理不了的交接班时向下一班工友交代清楚,并及时汇报。”郭留旗解释道。

白国周通过长年坚持“三不少”,查出了不少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杜绝了一次又一次事故。

2004年5月的一天,白国周进行班中巡回检查时,发现老职工叶振立下井后风筒没有接到位就领着徒弟开始干活儿。他马上上前制止:“老叶,风筒够不够5米?”一听到白国周的喊声,正抱着锚头打眼的叶振立马上意识到违章了,赶紧丢下工具接风筒。

升井后,白国周找叶振立谈心:“咱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出个事咋办?安全的事儿一点都不能马虎。咱天天说、天天讲,都是为了大家好,以后说啥得往心里去。”一席话,让叶振立连连点头。从那以后,叶振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再没有出现过违章现象。

在生产中,白国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不断探索班组安全管理的新方法。在长期的实践和摸索中,他先后总结提炼了理念引领法、班前礼仪法、指令处理法、“三必谈”身心调适法、“三快三勤”现场管理法、互助联保法、手指口述交班法、亲情和谐法等“班组安全管理九法”,并坚持把这些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中,创造了22年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奇迹。(记者杨沛洁 通讯员董镇综)

短评:温和与严厉

白国周平时处事温和,但安全方面很严厉。因此,工友们说他是“双面”班长。

平时,白国周很温和。工友有病,他会带人前去看望;工友犯了错,事后他会细致地讲利害,耐心地去开导。这种温和会让犯病的工友“感动得直抹眼泪”,也会让犯错的工友心服口服,不但不记恨,相反还个个佩服、感激他。温和,就像黏合剂,把工友们像亲兄弟一样团结在一起。这样,大家都能轻松愉快地工作。

当然,一向温和的白国周也有“不讲情面”的时候。当有人心存侥幸时,他会严厉批评;当有人违章时,他会严厉制止;当有人工作不合格时,他会严厉要求返工,而且是不讲一点情面,不作一点妥协。因为,他知道,任何一点的疏忽大意,都可危及自己和工友们的生命。

温和和严厉,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但是在白国周身上实现了有机统一。他温和,是因为爱工友;他严厉,也是因为爱工友,大伙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他不希望工友出事。

白国周的“两个面孔”,体现出了他的人格魅力,同时也道出他的“班组管理方法”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