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香玉,现任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正高二级,中共党员。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五年如一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患儿的健康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作为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她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医术精益求精;作为共产党员,模范履行自己的入党誓言,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躬身实践,立足本职。以她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求实创新的开拓精神赢得了全院的好评,获得患儿家长的普遍赞誉。曾先后荣获2016年度“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度“河南省先进工作者”,2013-2014年度“河南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2014年度首届“平顶山最美医生”,2013年度“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10、2017年度“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健康报》、《河南医药报》、《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平顶山电视台、平顶山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她的先进事迹。
爱岗敬业,开拓创新
2003年3月,当时正是非典肆虐的季节,胡香玉和几个她的几个同事从市第一人民医院调入市中医院筹建儿科病房,使得中医院儿科病房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最初,当面临新建科室信誉度不高,人员培训时间短,团队协作经验不足等困难时,胡主任以党员先锋模范精神自勉,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在病房参与病人的诊治,经过辛勤的努力,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各项措施均得到患儿及家长的好评,她们与患儿和患儿家长之间的关系,真是如朋友、如亲人。2004年小儿脑康复分病区的建立,医护人员通过进修学习,专研技术,博采众长,形成一套疗效可靠的诊疗方法,且收费较低,解除患儿病痛的同时缓解了家长的经济负担。2005年成立重症监护病区,一改中医院不能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历史。中医院儿科一步一个台阶,从一个仅有门诊没有病房,发展壮大到今天的200张床位、从有几个工作人员到今天的100余名医护人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室发展到今天全市唯一一家,全国仅有18家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她带领的儿科又获得河南省区域中心建设单位,这也是平顶山市医疗系统仅有的二家之一。她们科室还获得“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光荣称号,这在全市卫生系统是仅有一家。在这个岗位上她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以一名普通儿科医生的本职工作为起点,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医儿科形象。如今,中医院儿科已成为平顶山市儿科系统的一面旗帜、平顶山市中医院的拳头科室、也是院领导最放心的科室之一。
2020年距2003年整整过去17个年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又席卷中国,这个春节至今,她没有休息1天,每天查看病人,参加医院会诊、会议、解决科室突发事件、定期召开视频会议等等,由于科室年轻人居多,没有实战经验,还需要方方面面协调及心理疏导,每天工作完已是夜幕降临,尽管每天都是精疲力竭,但是科室和同志们安全使她无比欣慰。在疫情刚开始阶段,她就向医院递交请战书,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向党组织要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并第一时间向疫区捐献现金5000元,而且每月向慈济慈善捐献爱心,已经坚持数年。
医德高尚,无私奉献
自古“唯有高尚之医德,方才悟化出精湛之医术”。儿科疾病发病快、发展迅速,更要求儿科医生要细心、耐心、医术精湛。胡主任充分理解家长和患儿的心理:接诊小患儿,她都亲切的握手、抱抱还会拿出玩具逗孩子玩,每当孩子小便或大便在她的身上或手上时,她完全不在意,等孩子能对其有安全感且配合时,才细心的诊察病情;接诊较大患儿,她注重正面与患儿交流,给予患儿充分地尊重,完全取得患儿的信任,最终取得较好的疗效;与家长的交流,她耐心回答家长的每一个问题,力求最大限度相互配合,以此来提高患儿的疗效。无论多忙,她都耐心接诊每一位患儿,经常耽误了吃饭和午休,真正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比亲人亲”。并要求科室全体人员用爱心给孩子希望,用尊重给孩子自信,用信誉给孩子发展。有时,胡主任也非常心疼儿科的年轻医护人员,工作中他们像一个战士,用爱心、同情心、热心和细心去换取了患儿家长的放心、安心、舒心和开心,看到他们受委屈也曾伤心落泪,她常说:你们有什么委屈都冲我发,但对孩子家长、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孩子有病家长心急如焚,对我们发脾气,误解我们都可以理解!我们只有练好基本功,用我们精湛的医术,过硬的技术换得家长的理解!
胡香玉同志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从不收“红包”、“礼品”、“回扣”。许多家长看到当初送来时病怏怏甚至奄奄一息的患儿,经过治疗后,恢复了天真活泼的模样,常常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为了表达感激之意,有的送来“红包”或“礼品”,有的请吃饭,但都被她婉言拒绝。更有很多病人家长流着眼泪说:胡主任对我们比亲人还亲,照顾我们的孩子比我们自己照顾的还好,能遇到这样的好大夫是我们全家的福气,是孩子的福份,胡主任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视医术为生命,临床与科研结合
从医以来视医术为生命,她常常对同事说,医务人员的工作不像工厂,是绝不能出现残次品的,更不允许重新返工,医务人员技术的好坏能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幸福与快乐,同样也能带来痛苦与遗憾。病人虽需要爱心、关爱,但最重要的是解除病痛。为了更好的治疗病人,她每晚学习达3、4个小时,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注重跟国内外同行联系学习,在接诊患儿时,认真细致的检查询问,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环节。为了确定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她往往思考几天几夜,经常在半夜里爬起来查资料,对每个患者诊治后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论证。在做好临床工作之外,还挤出时间在结合实践的前提下搞好科研工作,并在全国和省级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分别荣获省级科技成果4项,市科技成果一、二等奖10项、国家专利4项。
2016年11月24日,她感到右下腹不时疼痛,经过自己初步检查,她判断是患了阑尾炎。科室的一些同事知道后,一再催促她赶紧住院治疗,她却说:“我们科室最近太忙了,人手本来就不够用,我再住院,那就更忙不过来了。再说,我也没感觉到那么痛。”就这样,她一直在岗位上坚持工作。8天后,在工作中突然觉得恶心、呕吐,还发着低烧,腹痛更加严重。于是,在同事的一再催促下,当天傍晚她才到医院普外科进行检查。医生检查后,不禁大吃一惊:阑尾化脓粘连,已经不能手术。当时值班医生一边责怪她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一边要求她立即进行输液消炎。12月2日,有记者在微信圈看到这个消息后,于当日下午3时许赶到市中医院。在儿科生长发育门诊,值班的一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主任去做彩超检查了,等一会儿还要来值班。大约半个小时后,胡香玉匆匆赶到。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她表示,因为近段时间雾霾天气比较严重,来科室就诊的患儿特别多,不算急诊和病房,每天门诊就要接诊近 500位患儿,普儿病区也有100多位。而科室又有医护人员在休产假,人手远远不够用,让她去休息,她也安不下心。身边的同事都知道,胡主任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从医到今年已经 30 多年了,干了一辈子儿科医生,没觉得烦过。能给孩子治好病,就是自己最高兴的时候。”; “70多岁的大哥和大嫂看到报道才得知我生病来看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胡香玉对记者说,自己工作忙,对家人照顾不多,感觉既感激又愧疚。因为不常回家,有好几次 90 多岁的老母亲专门跑到医院来看她,可她经常忙得连话都说不上两句。
从医几十年来,胡香玉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谦逊专心地工作着,她的业精于勤,乐于奉献的崇高人格魅力,像一团炙热的火,温暖着、感染着、激励着她身边的人。她用心点亮了生命的灯盏,使多少痛苦的家庭重新充满了健康、欢笑、阳光和希望,她以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模范言行,实践着人生真谛,用精湛的医术和赤诚的爱心,重新塑造着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展示着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