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玫瑰亦可铿锵
——记银龙集团公司银河细纱车间丙班落纱工武书芬
武书芬,女,银河细纱车间丙班落纱工。她自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在落纱工这个普通岗位上干了两年多了 , 两年多的时间,她从一名细纱小白成长为细纱车间的佼佼者;两年多来,她就像一面旗帜,在其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两年多来,她以执着敬业奉献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她热爱的工作中。
武书芬家在舞阳县孟寨乡孟王村,离厂里有二三十公里的路,两年多的时间里,700多个日日夜夜,她风雨无阻,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去年80多岁的老母亲从脑溢血住院抢救到离开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武书芬硬是撑着医院厂里两头跑,没有耽误一个班,直到母亲离开的电话打到了车间……,两多年里,她把奉献当基点,把工作当作实现理想的平台,以娴熟的技术和过硬的作风,兑现了对人生的承诺,成为立足岗位、爱岗敬业的典范。武书芬将机台作为演绎青春华章的舞台,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新一代纺织女工的敬业情操。
车间常年高温高湿,落纱工作时间“三班倒”,一个班手脚不停歇,12小时下来巡回路线相当于步行30多里路,加之机器转动发出的噪音,武书芬从不喊苦喊累,每天都早早来到车间做好接班准备工作,班中仔细巡回,抢开停台,确保产量。遇到高温天气,车间温湿度高,车难开,生活难做时,她更是缩短吃饭时间,早早回到工作岗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优质高产。
她善于总结规律,勤于动手动脑,博采众人之长,补已之短,进厂第一年就在公司举办的操作比赛中崭露头角,从众多新工中脱颖而出,俗话说“熟能生巧”,但在武书芬身上体现的可不仅仅是巧,落纱工最基本的拔纱、生头,她反复练习,做到手不离纱,别人接500个头,她就要接1000个甚至更多,手指被棉纱勒出了一道道血口,缠上胶布继续练,最后硬是练出了一身过硬的好本领,还总结了一套接头口决在新工中推广。武书芬深知:艺无止境,要不断攀登技术高峰,只有勤学苦练敢于超越,操作技术才能不断提升。从此以后,武书芬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不服输的韧劲连续2年荣获集团操作标兵称号。
武书芬知道,作为产业工人,没有过硬的操作技术,用时间堆积的劳作是低效的,既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又不能满足岗位的实际需要,为此,她从来没有放弃对操作技术的挑战,尤其对一些新技术新操作设备的使用技能。去年公司投入新式自动落纱机,武书芬主动请缨使用新设备学习掌握新操作法,如今的她,手指因为风湿不是很灵便,为了保持自己操作领先水平,她现在使用自动落纱机落纱,常常是上早班、下夜班、白班连夜班的在车间进行单项操作练兵。不为别的只想让自己不能落后,每次车间技术攻关,她都主动请缨,出主意、想办法,早来晚走,加班加点,圆满完成各项攻关任务。
2020年初,受武汉新型冠状肺炎影响,全省各个乡镇村庄设卡封路堵路联合防控疫情蔓延,所有交通工具禁止上路。武书芬的家离公司有20多公里的路,平时她骑电动车要一个多小时,现在由于封路了,公交车停运,电动车推不出来,她每天要5点多一点就起床,步行走十多公里来到乡里的大道上再想办法到公司上班。由疫情时期公司人员紧张,武书芬二话不说从家里带着被子来到了公司,没有宿舍就住到了厂办公室将就着,上白班连夜班就这样不分日夜的干着,车间里到处都是她的身影。两多年来,在企业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都有她的身影,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非常严重时期,她更是走在了最前面,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在工作中,她紧紧围绕公司指导思想,突出一个“细”字,干出一个“优”字,确保一个“质”字。为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她利用工作之余,边工边学,不断学习纺织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武书芬,一个来自乡村里的纺织女工,一个在平凡岗位上成长、成熟的普通员工,她的敬业魅力和岗位影响力就是我们的榜样和标杆;她所具有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就是我们为之学习的典范;在她的思想和道德层面上,展现了新时代银龙集团一名普通产业工人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貌。她把奉献当做基点,把工作当做平台,以娴熟的技术和过硬的作风兑现了对党的承诺,用勤劳和汗水成就了精彩人生。“练好本领,奉献企业是我应尽的职责。”是的,武书芬用行动诠释了人生追求,用真诚和奉献书写着更加绚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