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劳模王世杰:为了大地的丰收


---他在苦水中泡大,却白手起家,创办出一家资产总值3.8亿元、年销售收入6.5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他富不忘本,先后投入2.56亿元,带动39个贫困村、2100户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他创造的扶贫模式入选国务院扶贫办“企业精准扶贫综合50佳案例”,他本人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荣誉......

他,就是河南康龙实业集团董事长王世杰。提起这些,这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质朴得像黄土地一样的汉子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苦水里长大起来的孩子更知道感恩”

今年50岁的王世杰出生在宝丰县张八桥镇一个偏远的小村,家乡地处丘陵地带,庄稼收成不好,加上兄弟姐妹多,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

“那时候,除了逢年过节,几乎都没有吃过白面馍。父亲把仅有的小麦换成红薯干,才能勉强让全家人填饱肚子。”王世杰回忆说。

屋漏偏遇连阴雨。那时候,王世杰的爷爷还有严重的肺病,一病就是11年。爷爷刚去世,奶奶又瘫痪在床整整7年。为给老人看病,掏空了家底,还欠了一圈账。

不过,不管生活多艰难,父母身上善良的光芒都不曾减弱。父亲在县城工作,只要是老家的人去找他,他宁可自己一顿不吃饭,也要让他们吃饱再走。母亲常年备有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不管谁需要,母亲都会赠药治疗,分文不收。

由于父亲在外工作,照顾孩子、照料老人的家务活儿和地里的农活儿,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不过,逢上农忙时节,乡亲们都会来帮忙。家里的茅草房时间长了,到处漏雨,父母就寻思着扒了重建,可是钱不够。这时,乡亲们都来了,你十块八块,我三块五块,很快就凑够了买材料的钱。房子开始盖的时候,全村人搬砖的搬砖,砌墙的砌墙, 不到一个月,房子就盖成了,所有的人连一分工钱也没有收。

“苦水里长大起来的孩子更知道感恩,这么多年来,我对生我养我的故乡一直感情很深。”王世杰说。

“最艰难的时候,是父老乡亲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1988年, 18岁的王世杰初中毕业后,接替父亲成了县农机公司的一名职工,成了一个“公家人”。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 “下海潮”中,不甘平稳生活的王世杰毅然辞掉了工作,经营起了一家农机门市部。“总共干了有七八年,每年都能赚一两万块钱。”王世杰回忆说。就这样,他为自己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2000年,宝丰县石桥镇有170座蔬菜大棚由于经营不善,处于荒置状态,当时的县农业局领导找到了王世杰,希望他能够承包经营。

凭着对农业的一腔热情,接手之后,他到山东寿光考察,聘请专家指导,调整了蔬菜品种。为了有个好收成,他每天吃住都在大棚里,结果,当年170多座大棚就盈利30多万元。

这下,王世杰的名气更响了,“创业之星”“现代农业产业化先进个人”等一大拨荣誉接踵而至,得到市、县领导接见,他成了县里的“红人”。

王世杰没有骄傲,2003年,他又缔造了一个民营企业“蛇吞象”的奇迹。

当时,县农业局下属有一家名叫宝丰县康龙养殖有限公司的集体猪场,外债达600多万元,濒临倒闭。企业负责人找到王世杰,希望他能够接手。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去接手一家国有企业,这对王世杰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然而,在几经思考后,他下定了决心:“干!”

国有企业改革成民营企业,困难重重,职工的反对情绪就是一大难关。王世杰召集他们开会:“请大家放心,跟着我,你们只管好好干,我承诺,你们的工资三年翻一翻,五年翻两翻!”

五年后,王世杰兑现了承诺:企业生猪年出栏从原来的一万头增长到十万头,企业员工工资从每月400多元增长到2000多元。此外,还带动发展二十多个养殖专业村,使3000多户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然而,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平顶山地区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大旱。当时,企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流转的1.2万亩土地种植高品质农作物减产严重。 “每年近千万元的地租,就让我焦头烂额了!”王世杰说。

看到企业陷入危机,县委县政府伸出了援手,为企业协调贷款五千万元。乡亲们也派代表来了,他们主动提出,每亩地每年的租金降低一百到二百元。“最难的时候,是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是父老乡亲们给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王世杰说。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2016年,康龙集团终于渡过难关,涅槃重生。现在,他们创新性地总结出的“百亩田千头猪”以地定养、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被农业部确定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资源化发展模式;2019年4月,“康龙模式”入选我国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

“乡亲们不富起来,我心不安”

从年久失修的危房到宽敞明亮的楼房,从一贫如洗到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是昔日的贫困户樊民召做梦也没想到的生活。

年近50岁的樊民召是宝丰县大营镇人,几年前,在产业扶贫行动中,他和妻子被招入康龙养殖公司上班。由于踏实肯干,现在二人年收入达10万元。去年,他们还在县城买房,成了地道的“城里人”。

致富思源,王世杰带领康龙集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工程,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创建了产业扶贫的“康龙模式”,其中“千头线+贫困户”模式,主要采取“户贷企用”和“企贷企还”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股本增收。

“千头线”简而言之,即“百亩田、千头猪、生态示范方”。具体来说,就是在100亩地里,利用两亩至3亩地建设猪舍,生猪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就近用于周边的农作物种植,在实现绿色循环农业生产的同时,激发带贫扶贫效应。目前,康龙公司通过50条千头线,带动贫困户1000余户,每年每户可分红3600-4000元不等。

此外,王世杰还创造了“特色林果+贫困户”“订单农业+贫困户” “技能培训+贫困户”等模式,并在全县26个贫困村开展“村企合作”,共同发展“千头线”项目,每年按入股的7%给予贫困村村集体分红。2015年至今,共给予贫困村集体分红1890万元。目前,“康龙模式”已被河南省扶贫办誉为“竖立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

“小时候贫困的生活经历,父母对我的影响和父老乡亲们对我的恩情,都让我永远难忘,我富起来了,一个人富不算富,乡亲们不富起来,我心不安!”王世杰说。

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王世杰和他的康龙集团通过产业扶贫、公益扶贫、智力扶贫等,累计投入2.56亿元,有效带动39个贫困村、2100户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脱贫致富。2018年,省委书记王国生到康龙集团视察调研,对康龙精准扶贫模式和精准脱贫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王世杰一直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宝丰县石桥镇有个孩子,父亲过世早,跟着外婆生活,非常艰苦,一度产生了辍学的念头。王世杰得知后,主动承担了他上学期间的费用,使他重新振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

2018年以来,王世杰共计拿出30余万元,帮助28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小时候贫困的生活经历,让王世杰十分注重扶危济困,多年来,他先后参与过援建村企道路、饮水工程、卫生设施、文化场所等,还以高校学生、重症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活动。2015年至今,王世杰以个人和公司名义共捐善款1090万元。

2012年,公司一名女工不幸患上子宫癌,王世杰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并送上4000元现金。之后,他倡导成立了康龙职工爱心基金,对家中出现重大变故的困难职工予以救助。八年来,累计救助困难职工50多人次,金额60多万元。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猪源不足、猪肉供给相对紧缺、价格居高不下,王世杰要求集团众口菜粮散养年份猪肉在现行价基础上降价6-9元,无公害猪肉由36元/斤降到25元/斤。猪肉价格下调15%-30%,仅此一项让利270多万元。

相对于扶贫济困的“大方”,王世杰对自己却异常“小气”。这个身家过亿的企业家,滴酒不沾,不讲排场,不讲吃穿,身上的衣服、鞋子都是普普通通的牌子。至今,他还坐着一辆开了多年的二手车,有人说他掉身份,他却说:“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我坚信,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谈起今后,王世杰说,康龙集团将以宝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为契机,推出“百头生猪”户养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由公司投资建成年产200头的小型生猪生产线,交给贫困户管理,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利润公司与贫困户四六分成,让更多贫困户以产业为依托,稳定脱贫不返贫。

“唯有去过远方,才懂父母情长;唯有扎根泥土,才可饱满金黄;唯有不忘出身,才会活得敞亮。”这是诗歌《穷人家的孩子,要活成一棵麦子》里的金句,王世杰说,自己也要像麦子那样,根扎泥土,用饱满的麦穗,来回报脚下的这片土地,用丰收的喜悦,来反哺家乡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