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法旭:一手绝活展现产业工人新风采


“师傅,我在加工工件镗孔时扎刀了,这是最后一遍精刀,搞不好活儿会报废,怎么办?”5月6日,豫西集团江河公司装备制造分厂工房里机床轰鸣,20多岁的车工二佳着急地拉着常法旭求助。如今在车间里,大家一遇到生产难题,就会第一时间找常法旭,从1993 年成为一名车工后,常法旭已潜心研究车工操作技术 30年,攻克了一系列作业难题,练就了一手“绝活”,培养了一批车工技术骨干,是工友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大拿”。

作为一名普通车工,高级技师。常法旭十几年来先后参与并承担了公司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试制生产等任务,近百项小改小革,均应用于公司的军民品生产中,为公司的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练就娴熟技能,常法旭每天总是早来晚走,虚心请教老职工操作技巧,在操作时反复实验琢磨;细心观察机器运转情况,与维修人员一起及时解决难题。业余时间,他主动加班加点参加技术革新和课题攻关,参与各种新产品的试制生产。他独创的“常法旭蜗杆车削法”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命名为《常法旭快速强力操作法》,这一操作法通过对加工刀具和操作方法的改进,使加工效率提高了5倍,在整个兵器系统予以推广。独创的《常法旭普通车床加工气(油)缸操作法》,通过用浮动镗刀在普通车床上加工油(气)缸,不受车床导轨精度的限制,加工出的孔直线度好,精度高,锥度小加工出的孔表面粗糙度能达到1.6μm。在普通车床上装夹简易磨头,实现特型工件在车床上磨削加工,是常法旭的又一绝活绝技,在加工一批外协产品针形阀体时,由于形状复杂、形体较大,在外圆磨床上加工难以完成,自己设计了一套工装辅具,在CW61100车床上顺利实现磨削加工,使效率提高了4倍。  

2010年8月份,接到型号为M.DM433S阳极的加工任务,由于工件壁厚较薄仅3mm,装夹容易变形,孔深长度达650mm,没有测量工具。面对困难,他自己靠多年的工作过经验设计制造了一套合理的工装辅具,使工件的装夹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制作辅具扩大了量具的测量范围,在不破坏量具的原有精度和用途的基础上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的技术难题,既节省了资金,又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生产任务。

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综合性能,对加工工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某型号产品带模具长8.7米,重达3吨,整体细长,再加上重量大、材料特殊,在公司现有设备上加工时极易产生颤动,造成产品超差,甚至报废。不仅如此,该复合材料在机械加工时还伴随着粉尘和飞沫产生。常法旭同志潜心研究,反复试制,独创了“喷淋工作法”自行设计了“一种车床用钻铣装置”,解决了这一难题,且工作效率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

多年来,常法旭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徒弟,培养出两名技师、十余名高级工,培养的徒弟逐步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

常法旭先后荣获中原技能大奖、鹰城大工匠、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劳动模范。前不久,常法旭还被集团公司聘任为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郝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