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文明风尚 展职工风采】——守护特殊病人的天使 王飞飞


         “急患者所急  想患者所想”——记县第二人民医院  王飞飞

男孩子最初选择去做护理工作,一定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男孩子去履行“天使”职责,天天守护着特殊病人,一定是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热爱。这是我见到王飞飞、听到他讲自己故事时涌起的第一念头。

王飞飞,男,25岁,毕业于商丘工学院。他于2019年12月参加工作,在郏县二院呼吸科工作3个月后,调至精神科男病区,成为精神科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之一。2020年年初,全国新冠疫情爆发,又是他主动请缨,加入一线流调工作,起到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迎难而上的表率带头作用。

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者,给他们喂饭、洗头、剪指甲;每天雷打不动地铺床、叠被、帮助病患料理日常。融入工作,倾注爱心,王飞飞把自己的护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井然有序。阳光帅气的外表下,是一个大男孩难能可贵的质朴和细心。

“男孩子干护理工作,确实是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刚开始那会,总感觉护理工作就是伺候人,觉得丢人。但后来耳闻目睹了太多医患之间的感人故事,再加上医院对护理人员所进行的各式教育培训,不知不觉中就改变了看法。”王飞飞十分坦诚地说,“我刚进呼吸科时,住院的一位老太太从开始见到我时讶异到后来乐呵呵地夸赞:“铺床,这不都是小妮们干的活吗?你怎么也做得这么好?”“这孩子待人好,说话和气,就跟俺的孙子一样,特别招人喜欢!”

精神科男病区有个姓许的患者, 50多岁,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王飞飞刚开始接触他时,患者不知道吃喝,不知道洗漱,不会自己穿鞋,身上甚至有股馊味。王飞飞就在心里说服自己,其他护士能干的事,我为什么不能?于是,每天小心翼翼地给他喂饭、洗衣服、剪指甲,天热给他洗澡、剪头发、刮胡子等。两个月后,病人已经会自己吃饭,憨呆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提及护理精神病患者的风险,王飞飞讲了这样一件事,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2020年3月,男病区住进来一位躁狂患者,发病时见人就打。有一天病号们刚刚晒完太阳上楼,王飞飞突然发现他眼神不对,刚想闪避,不成想竟被他抓住了肩膀,使劲往下推,要不是楼梯口有栏杆挡着,后果不堪设想。“那一段时间,每次上班我都要提防他搞突然袭击。有什么办法呢?他是一名特殊病患,不能跟他计较。”说到这里,王飞飞一脸苦笑。切换到另外一个镜头,他又爱心满满,责任心爆棚。遇到家庭困难的住院患者,他回家拿出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穿,甚至发动大家捐出衣物来接济他们。

护理工作琐碎而又繁杂。作为一名护士,王飞飞日常的活动范围虽然不大,但“方寸之地”不停地忙活,也是累得够呛。腿疼,有时候动也不想动,即便如此,王飞飞还是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外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等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技术操作和核心制度考试,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时至今日,王飞飞在辛苦付出中,不断磨练自己,一直甘心做一片“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绿叶,默默地用行动传递着医护人员特有的爱,温暖着患者的内心世界,希望能助他们早日成功回归社会。